h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亚洲激情图片区_小荡货你夹的老师好紧_三级伦理片视频dh在线观看

天然氣行業迎來改革歷史節點
日期:2017-05-31


根據通知要求,油、氣、電等能源產品均會在“十三五”期間實現市場化改革,價格或將全面放開。

“十三五”注定是國內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節點。根據2015年10月國務院下發的《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到2017年,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將基本放開,政府定價范圍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到2020年,市場決定價格機制基本完善,科學、規范、透明的價格監管制度和反壟斷執法體系基本建立,價格調控機制基本健全。根據通知要求,油、氣、電等能源產品均會在“十三五”期間實現市場化改革,價格或將全面放開。

回顧“十二五”,國內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國內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的定價方法已經由成本加成法改為凈回值倒推法,建立了門站價格與替代能源掛鉤的定價機制;上游勘探開發板塊開始向第三方開放,無論是初期的頁巖氣招標還是“十二五”末的新疆地區常規油氣區塊招標均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居民用天然氣階梯氣價制度在2015年末全面落實,上游企業長期倒掛經營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善。



市場化改革取得成效


2016年作為“十三五”的開關之年,國內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取得了較好成效。

價格市場化改革再進一步,多種價格全面放。2016年國家發改委沒有對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進行調整,而是選擇由上游供應企業按照基準門站價格及其相關規定自行與下游用戶進行協商。11月起,中國石油旗下各管道銷售公司已經開始根據政策要求自行與下游用戶展開價格談判。據悉本次價格上調幅度在10%~20%不等,各公司根據當地實際供需形勢進行協商。此外,根據發改委文件通知,11月10日起化肥用氣價格全面放開。考慮到頁巖氣、煤層氣、煤制氣、LNG以及直供用戶用氣價格均已放開,目前完全由市場形成價格的國內天然氣氣量已經突破消費總量的50%,這標志著我國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11月15日,國家發改委下達通知,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28號)有關精神,決定在福建省開展天然氣門站價格市場化改革試點,西氣東輸供福建省天然氣門站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福建省是我國東南沿海省份中最后一個貫通管道天然氣的省份,其之前的氣源為中海油福建莆田LNG接收站,通過氣化進入管網的方式供應,此外還有少量CNG、LNG通過公路運輸的方式從外省流入。中海福建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負責接收站外輸管道的運營工作,已經接通“進口管道氣”的城市有福州、泉州、莆田、漳州、廈門。相關分析指出,此次選擇福建省作為價改試點,主要是考慮到福建省之前的管道氣定價模式就是按照國際采購成本聯動,具備一定市場化的特性,當地的下游用戶對市場化定價更易接受。本次價改試點的確定,可以說是國內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的關鍵一步,預計將來福建省取得的改革成果將在全國進行推廣,福建省有望成為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首個受益省份。

全面梳理輸配費用,中游定價公開透明化。2016年10月,國家發改委陸續公布了《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方法(試行)》《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以及《關于明確儲氣設施相關價格政策的通知》。以上文件的公布徹底解決了國內天然氣中游管輸環節收費混亂、定價不透明的歷史遺留問題。長期以來,國內天然氣長輸管道遵循著“老線老價”“新線新價”“一線一價”的定價方法,下游終端用戶對自己所繳納的用氣費用中管輸費的所占比例一直不明不白。不合理的管輸費用不但抑制了下游用戶的用氣需求,也造成了上游勘探開發板塊難以放開,企業投身油氣開發最擔心的就是如何通過管道銷售,管道向第三方的公平開放離不開價費政策的公開透明。兩個方法的推出要求管道運營企業全面公開旗下管道運行的詳細數據,根據基礎設施投資+合理利潤的方法確定管輸價格,效果不言而喻。截至目前,三桶油均已在官網公布了旗下運營的管道信息,下一步則是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確定合理的管道運輸價格。

除長輸管道環節以外,國家發改委還在8月31日公布了《關于加強地方天然氣輸配價格監管降低企業用氣成本》的通知,通知要求全面梳理天然氣各環節價格,降低過高的省內管道運輸價格和配氣價格,減少中間供氣環節,整頓規范收費行為,建立健全監管長效機制。可以預見,下一步終端用戶的用氣成本將進一步降低。


改革需要進一步推進


雖然國內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仍有很多困難與挑戰尚需克服。展望未來,我們還有以下幾項重點任務:

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做到“掐住中間,放開兩頭”。管輸價格的公開透明為下一步第三方準入做了良好鋪墊,下一步政策應當聚焦管網運銷分離,最終實現管道獨立。雖然未必一定要成立國家級管網公司,但獨立核算是其能夠做到公平公正的原則所在。天然氣管道作為重要的燃氣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巨大,與整體市場發展息息相關。把中游長輸管道全面放開自由競爭確實存在很多風險,容易產生重復建設、資源浪費等問題。堅持以國有企業為主體,輔以社會資本的方式進行管道建設,既可以解決管道建設過程中資金緊張的問題,同時還可以讓社會資本擁有監督管道運營的權利,可謂一舉多得。因此天然氣中游管道建設的“市場化”不在于所有權的“市場化”,而是指其能否公平公正的向第三方開放,只要做到監管到位,計費方法明確,由國企主導管道建設反而更易于政府管控。

解決梯度倒置,實現居民與非居民用氣并軌。上游氣源價格將不再區分居民和非居民用氣,而是實現兩者并軌,且逐步完全放開,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或由交易市場形成。

此外,國內天然氣市場的價格機制也需進一步完善,居民用氣與非居民用氣的并軌工作現在已經展開初期研究。實際上國內天然氣價格一直存在著梯度倒置的問題,用量較大的工業用戶用氣價格較高,而承受能力較強用量較少的居民用戶價格較低,這本身就不利于國內天然氣的快速發展。如何借鑒天然氣應用發達國家的經驗,實現價格梯度的修正,是下一個五年我們需要研究的課題。

據了解,“雙氣并軌”的相關文件在2016年上半年就已經提交至國務院,但考慮到天然氣剛從行業低谷反彈,市場仍需培育,且居民用氣關系到社會民生的穩定,考慮再三,文件還是沒有公布。居民用氣作為“政府指導定價”的最后板塊,何時能夠實現并軌并按照類似非居民用天然氣調價的方法實施價格調整,是目前天然氣產業關注的焦點。

隨著大氣污染的問題越發嚴重,天然氣作為相對清潔的化石能源,在未來的能源領域中所扮演的角色將越發重要,期望國內天然氣市場能夠乘著改革的春風,在“十三五”期間煥發更大的活力。